辽宁省破产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26
破产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为加强破产企业档案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和利用破产企业档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破产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破产前全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活动以及破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有企业。
第四条
破产企业档案是国有资产清理、登记、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属于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未经授权处理破产企业档案。
第五条
破产企业档案清理移交工作应纳入企业破产工作程序。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破产清算组成员单位,负责组织、监督、指导破产企业档案的价值鉴定和清理移交工作。破产企业档案的清理、移交等具体工作由破产企业主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及档案室(馆)人员负责。
第六条
破产企业属于产权范畴的档案管理权随档案所有者的变更而转移;其他档案应当移交给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如果没有行业主管部门,则应按管理权限移交给企业所在地的综合档案馆代为保管。
第七条
破产企业被拍卖时,记载国有资产的档案必须经过资产评估后方可有偿转让给买方;企业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档案以及会计档案等不需要转让的档案按照第六条规定办理。
第八条
破产企业职工有接收单位的,其个人档案由接收单位管理;暂无接收单位的,交由劳动行政部门代为保管。离退休人员档案由发放离退休费的单位保管。死亡职工档案与其他档案一起移交。
第九条
破产企业的产权出让给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时,不需要转让的档案由该企业中方控股权的单位管理或移交给原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第十条
破产企业档案清理移交应与国有资产清理移交同时进行。在企业资产评估中,应对记载企业无形资产(商誉、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的档案进行价值评估。
第十一条
破产企业在档案移交前应将借出的档案全部收回;对全部档案、档案目录、登记簿进行清点,确保帐物相符,并编制档案移交清单;同时编制企业历史沿革、档案全宗介绍,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材料的清理移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指派相关单位对破产企业档案进行清理鉴定,对无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进行销毁。
第十二条
以下档案应列入移交范围:(一)企业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类档案;(二)属于企业产权的科研、基建、设备档案;(三)企业名牌产品、获奖产品及专有技术产品档案;(四)企业会计档案中的报表、会计凭证、帐簿类档案;(五)企业职工档案中在职及离退休人员档案,死亡职工档案中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人员档案;(六)企业认为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档案。
第十三条
企业破产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附录规定归档范围分别存入破产企业和破产企业执行部门的档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