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处理方法及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处理方法及程序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3

 
90091
虽然,人们的教育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相对于人口基数而言还是不值一提的,所以,违法的事情还是在不断的发生。有的时候,因为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无法很好的解决处理这个案件,所以就会出现指定管辖的情况,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一、指定管辖的情形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在其辖区内指定下级法院行使管辖权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和第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移送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依法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2. 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特殊原因包括法律上的原因,如审判人员全部被申请回避;以及事实上的原因,如自然灾害等。

3. 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管辖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应逐级进行。上级人民法院在指定管辖时,应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

二、相关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1. 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

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例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如地震、水灾等,无法行使管辖权。法律上的原因,例如受诉法院的审判人员因当事人申请回避或者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由上级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2. 因管辖权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了

争议包括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夺。通常是因为法院之间辖区界限不明,或者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护主义为其局部经济利益争先立案。不论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根据《意见》的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应当逐级进行。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时,应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

延伸阅读
  1. 能否指定法院管辖
  2. 可以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3. 交通事故的管辖权和处理程序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操作规程
  5. 指定管辖案件的拘传执行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财产案件中的诉讼费用计算方法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5.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6.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