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5-04-25

 
3953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要公开审理案件的,如果涉及到国家机关、个人隐私等情形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案件,那么法庭上进行录音是不是合法?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由书记员记录审判过程,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进行录音。对于录音的合法性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而言,录音是不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一审案件时应当公开进行。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记录成笔录,并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当事人如认为有遗漏或者错误的记载,可以要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1、哄闹、冲击法庭

哄闹法庭主要指在法庭上以喧哗、叫嚷、吹口哨、拉横幅等方式起哄捣乱,干扰庭审活动进行的行为。冲击法庭主要指未经法庭允许,不听劝阻,强行闯入法庭,甚至冲上审判台;向法庭投掷石块、泥土、污秽物品等致使法庭秩序混乱的行为。根据修改后的《法庭规则》,不仅限定了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行为才予以处罚,而是根据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分层处罚。

对于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一般性哄闹、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可以予以罚款、拘留。这体现了谦抑性处罚的原则。总之,为了维护良好的法庭秩序,对于哄闹、冲击法庭的人员,不论是首要分子、积极分子还是一般参与者,都应该予以处罚。

2、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

(1)侮辱是指公然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威胁是指以作出对他人人身、名誉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不利的行为进行胁迫的行为。殴打是指公然实施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打人行为,包括拳打脚踢,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

(2)司法工作人员指的是正在法庭上执行公务的审判人员、公诉人、法警、法官助理、书记员等。诉讼参与人指的是正在法庭上的当事人、辩护或代理律师、证人、鉴定人等。

3、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

法庭设施是审判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诉讼文书、证据是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案件材料。此种行为主要包括故意砸毁、破坏门窗、桌椅、话筒、音响等设备、设施以发泄不满,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行为。

延伸阅读
  1. 非法证据排除规程
  2.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步骤
  3. 证据交换与质证的区别
  4. 短信能做刑诉证据吗,私自录音可否作为证据
  5. 离婚案件法庭质证应掌握什么原则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选择合适的法院管辖级别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
  3. 一、追缴违法所得的范围及规定
  4. 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5. 网贷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
  6.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7.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