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案件的拘传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指定管辖法律知识

指定管辖案件的拘传执行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07

 
8285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管辖一词对于法院的裁决来说是经常听到的。对于管辖有移动管辖以及指定管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关于指定管辖的相关知识。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指定管辖案件的拘传执行”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拘传的执行程序

拘传证的签署和填写

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1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在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要求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签名盖章摁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讯问结束后,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拘传的执行和讯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64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决定的拘传由司法警察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执行拘传时,应当出示拘传票。如果犯罪嫌疑人抵抗拘传,执行人员可以使用戒具。拘传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拘传程序的规定与此类似,但要求拘传后必须立即进行讯问。

刑事案件指定管辖的处理方法

指定管辖的定义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只规定了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对于管辖有异议后指定管辖的案件,实践中一般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移交公诉

在该案件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交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由该公安机关移送相应的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方法二:协商指定管辖

被指定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报请其上一级公安机关与该市中级法院协商后,中级法院指定该市某基层法院管辖,并通知与中级法院对应的市检察院,市检察院再通知相应的基层检察院。按照方法一处理,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需要进一步熟悉案件情况,然后再移送起诉,这可能会增加工作量,影响诉讼效率。但由于相应的检察机关具备对该案的公诉权,相应的审判机关具备对该案的审判权,避免了一些汇报、协商、指定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提高了司法效率。按照方法二处理,负责侦查的县级公安机关首先要向其上一级公安机关汇报,其上一级公安机关再与当地中级法院协商,法院经研究确定由某一基层法院审判后,还要通知市级检察院,再由市检察院通知与被指定法院对应的基层检察院。这样一来,每个环节可能都需要协商、研究,可能还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如果采取了逮捕强制措施,侦查羁押期限前尚未能确定公诉机关,侦查机关可能不得不申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或变更强制措施。如果已经延长过侦查羁押期限且不宜变更强制措施,就有可能面临超期羁押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可以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2. 交通事故的管辖权和处理程序
  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操作规程
  4. 没收财产的刑罚是否需要强制执行
  5. 刑诉法涉外管辖程序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一、协议管辖补充协议能改变原协议管辖吗
  3.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4.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5. 法律咨询:关于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6.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 如何选择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