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是否有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是否有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7

 
89671
仲裁较诉讼而言,是比较快捷的,并且仲裁实行一裁终决制,能够有效解决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当事人可以签订仲裁协议,那么,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是否有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事人约定临时仲裁的有效性问题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我国法律并未对临时仲裁做出具体规定,只确认了机构仲裁制度的存在。然而,根据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为公约国的我国有义务对外国临时仲裁裁决予以确认。

因此,在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协议中,如果约定在我国国内进行临时仲裁,并且同时约定或依法推定适用中国仲裁法的,如果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则应认定该约定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在国外进行临时仲裁,首先需要审查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地点或者临时仲裁机构所在国的法律是否承认临时仲裁,或者当事人选择的适用法律是否承认临时仲裁。只有当上述国家法律承认临时仲裁时,该仲裁协议才被认为有效。

拟定仲裁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拟定仲裁协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时,需要明确表示双方一旦发生争议将通过仲裁机构解决,而不能简单地约定“双方如合同发生争议,则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这样的约定忽略了诉讼与仲裁之间的相互排斥关系,导致仲裁协议无法成立。

2、确保仲裁事项具备可仲裁性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然而,以下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因此,在仲裁协议中含有这些不可仲裁的纠纷,将导致仲裁机构不受理或即使已受理并作出裁决,一旦当事人提出异议,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予执行或撤销裁决。

3、明确仲裁委员会的选择

在拟定仲裁协议时,需要客观、明确地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点。仲裁协议中不能仅仅限定仲裁机构的范围,例如在国内仲裁中,规定将争议提交“双方当事人所在地之外的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或在涉外仲裁协议中规定“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国的仲裁机构仲裁”。这样的约定缺陷在于没有具体指明由哪一个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延伸阅读
  1. 有关诉讼仲裁的基本法律知识(五)
  2. 铁行渣华有限公司申请确认提单仲裁条款无效案
  3. 涉外仲裁和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4. 个人财产受到损害可以仲裁吗
  5. 人民法院对于起诉受理的条件是什么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公安有调解权吗
  2. 法院达成调解会影响征信吗
  3.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 调查公司取证合法吗
  5. 调解书的证据虚假怎么处理
  6.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7.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