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被告人不到场的处理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诉讼被告人不到场的处理方式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5-08-01

 
373897
起诉后原告是跟被告在法庭上辩论一方,却没有想到被告人根本就不出庭,不肯来到诉讼现场。面对这种情况有不少原告就担心诉讼无法继续,或是诉讼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诉讼被告人不到场怎么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被告人被依法送达开庭传票后,若未能按时到庭,法院将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送达方式存在问题,无法通过其他方式送达,法院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拘传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过两次传票传唤后,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采取拘传措施。

缺席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后,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

法院开庭程序的具体流程

1. 身份确认和宣读法庭审理规则

在开庭时,法官会首先核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件,并宣读一系列法庭审理规则。法官还会询问双方是否要求法庭方面的人员回避,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回避。

2. 原告陈述和被告反驳

法官会要求原告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并出示相关证据。除非原告有新的陈述需要补充,否则此步骤可以省略。被告则针对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

3. 证据质证和案件细节询问

法官会分别询问原告和被告关于案件的证据、观点和看法,以及对对方的反驳。这个过程被称为质证,法官还会进一步询问涉及案件的具体细节。如果需要对证据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可以提出司法鉴定申请。

4. 双方辩论

在法官的主持下,原告和被告进行辩论。

5. 调解和调解书

辩论完毕后,法官会询问双方是否愿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如果双方愿意并成功达成调解协议,法官会出具调解书,并要求双方签名。调解书生效。如果双方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法官将不再进行调解。然而,如果在开庭几天后,双方再次愿意调解并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法官提出,按照调解成功的方式解决,并由法院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6. 记录庭审过程

整个庭审过程中,有书记员记录双方的发言。如果其中一方不愿调解,那么在双方发表完陈述后,书记员将庭审记录打印出来,要求双方核对是否与庭审过程中的言辞一致。如有需要,可以适当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名。双方查看或修改完庭审笔录后,庭审结束。

延伸阅读
  1. 诉讼的分类
  2.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
  3. 法院宣判通知家属的法律规定
  4. 刑事诉讼第一审庭审程序的详细流程
  5. 人民法院对起诉书副本的送达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的调解程序及条件
  2.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裁定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辩护词
  5. 传唤程序及要求
  6. 刑事诉讼程序:平等对抗、中立裁判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