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当事人在面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时,最佳方式是双方对该协议进行补充完善,以确保其明确、完整,并使选定的仲裁机构能够顺利受案。然而,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仲裁协议需要双方自愿一致,但在合同争议发生后,双方的情绪对抗较大,有过错的违约方可能会试图逃避法律责任,因此达成一致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当事人应尽量在合同争议发生之前自行协商补充完善该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书和递交的仲裁协议后,如果发现仲裁协议缺少必要的要素,需要补充和完善,可以要求双方当事人本着以仲裁方式解决合同争议的诚意,自行补充该协议中不明确、不完整的部分。由于仲裁机构是处理仲裁案件的常设机构,因此可以很好地协助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
对于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法院可能采取三种做法:一是受理该案;二是拒绝受理该案;三是要求或协助当事人完善仲裁协议。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法院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如要求当事人完善仲裁协议或指定特定仲裁机构等)来帮助当事人实现仲裁的意愿,但这样做与法律的基本精神并不矛盾。人民法院在审查确定仲裁协议效力时,如果无法确定该协议的有效性或无效性,只要当事人有仲裁的意愿表示,就应尽量帮助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这需要人民法院正确理解仲裁: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供当事人自由选择的不同途径,并列关系,而不是谁先谁后、谁服从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