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18
传统观点认为,仲裁协议作为一种合同,是主合同的一部分,如果主合同无效,仲裁条款也应无效。然而,在仲裁协议独立原则下,仲裁庭和仲裁员可以不受理合同无效的异议,继续审理案件的实质问题,包括主合同的有效性,并作出裁决。
在主合同可能不存在的情况下,仲裁条款是否独立存在引发了争议。如果主合同从未有效订立过,仲裁条款是否独立于其他合同条款而有效成立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主合同是否存在需要通过审理来确定。如果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张合同不存在,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就会使无理的一方很容易规避仲裁,有理的一方则丧失了通过仲裁维护利益的权利。
欺诈、欺诈诱导、胁迫他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是违背合同制度基础的,我国《经济合同法》规定采取这些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然而,在涉及这种合同的仲裁条款是否独立的问题上,遇到了更难以解释的矛盾。主合同因欺诈等行为无效,使得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代表真实意愿,那么这种不表示真实意愿的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能否表示真实意愿呢?欺诈行为是一种故意行为,欺诈方签订仲裁条款时是否真实意愿去仲裁纠纷是难以证明的。因此,按照一般的合同和合意理论,很难解释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