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满一个月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3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后,发现用人单位不是自己想工作的地方,就会向用人单位辞职,有些劳动者甚至还没有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个月,那么没满一个月辞职不给工资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者工作不满一个月辞职不给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适用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该法:(一)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维权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 协商: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如协商不成或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可以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2. 调解:当事人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可以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3. 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处理。
劳动仲裁证据规则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的证据规则,以下规定适用:1. 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导致承认对方申诉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2. 当事人在仲裁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3. 当事人提供证据时,应提供原件或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或提供原件确有困难,可以提供经仲裁委员会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4. 当事人应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和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对用人单位不给工资的行为提起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并最终通过人民法院诉讼来解决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