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长是如何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临时工法律知识

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长是如何的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02

 
82096
大学生、家庭主妇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全日制用工人群,他们有学习、家务活要忙碌,但也会利用闲暇的时候去做小时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那么,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长是如何的?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长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劳务派遣组织与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者通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组织为其他单位、家庭或个人提供非全日制劳动的,由劳务派遣组织与非全日制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所有特征,双方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非全日制用工工资的支付方式

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可以按小时、日、周或月为单位结算。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并报劳动保障部备案。

非全日制用工企业需注意的事项

1、试用期的约定

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具有考察期、适应期、缓冲期的功能,允许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然而,非全日制用工具有松散、灵活的特点,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意义不大,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2、工作时间的限制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以周为统计单位,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24小时,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在每周24小时的范围内,用人单位可以灵活安排日工作时间,只要不超出每周24小时的限制即可。因此,用人单位应严格控制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随意安排加班或恶意利用加班延长工作时间。

3、工资结算周期的短期限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而全日制用工通常按月支付工资。

4、商业秘密的保护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加之工作时间的限制,使得工作不连贯,这对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不利。因此,用人单位应避免盲目扩大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限制在临时性、辅助性的岗位。

延伸阅读
  1. 非全日制用工薪资是按月算吗
  2.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吗
  3. 非全日制员工是否属于正式员工
  4. 非全日制用工有无固定期限吗
  5. 非全日制用工16周岁可以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