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是如何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临时工法律知识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是如何的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3-15

 
82068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是如何的?劳动合同法对此有哪些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和意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这一规定的出台,是为了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重要意义

1. 适应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推进灵活用工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灵活调整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形式来降低人工成本。2. 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非全日制用工对于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3. 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减少失业现象:在劳动力过剩、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背景下,企业实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可以在不改变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

非全日制用工属于劳动关系,但不包括个人用工形式。个人用工属于民事雇佣关系,应受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然而,劳动者通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组织派遣为用人单位、家庭或者个人提供非全日制劳动的情况,应受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四、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灵活多样,以小时计酬为主,但不局限于以小时计酬。除了以小时计酬的形式以外,常见的计酬方式还有以日、周为单位来计酬或按件计酬。需要注意的是,本条规定的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累计时间是针对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劳动所做出的,而不是指劳动者实际上平均每日的全部劳动时间和每周累计的全部劳动时间。

五、劳动合同的保护作用

劳动合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非全日制用工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
  2. 兼职是否适用劳动法
  3. 劳务派遣要求员工签订非全日制的用工合同违法吗
  4.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书是如何的
  5.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