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0-18
工伤认定机构一般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如果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属于省级,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由有权管辖的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
如果申请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申请人在30日内补充全部材料,应当受理,并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系亲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中,应当依据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明确伤害部位,并向工伤职工颁发《工伤证》。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可以在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下,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进行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书和工伤医疗相关的病历资料等。只有确定了具体的伤残等级,才能更准确地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金额。
如果用人单位未办理工伤保险,工伤职工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计算出具体赔偿额,并向用人单位要求赔偿。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赔偿,也可以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从业人员或其直系亲属和该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并告知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