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伤后怎么维护自己利益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2-07
工伤,是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所受到的意外伤害,劳动者是为单位劳动的,单位对劳动者的工伤应该负责。但是有的单位在劳动者工伤后拒绝承担责任,受工伤后怎么维护自己利益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出谋划策。
受工伤后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只有获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认定工伤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伤残鉴定书面结论,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内容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被鉴定为八级伤残,即因工致残,将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费用按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如果单位未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就应由单位自行承担支付责任。
维权的法律途径
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1.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可以通过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将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单位支付。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3. 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无需律师,免费),在仲裁时,应尽量收集相关证据,以有利于裁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因此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示相关证据。
无劳动合同或未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
如果与用人单位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单位未购买社会保险,属于用人单位先违法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每月应向受害者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其补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支付两倍工资,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申报工伤,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期限为1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