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2-17
申请人应按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1、保险科收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管辖的申请人进行告知。
2、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30日内补齐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
(2)医疗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检查单等)复印件1份;
(3)身份证复印件1份;
(4)交通事故的,提供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受伤职工为驾驶员的附驾驶证复印件;
(5)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公安部门或法院的有关证明。
1、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在60日内(特殊情况可以延长30日)做出工伤认定结论,并通知单位和个人。
2、对不能提供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的,告知申请人提起劳动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仲裁时间不计入受理的规定时间内。
3、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要告知申请人。
4、对认定为工伤的发放工伤证。
停工留薪期满或伤情基本稳定的,申请人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经鉴定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申请人向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根据核定的待遇,社保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工伤职工支付待遇。
对于申请工伤待遇赔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申请人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因此,需要提醒参保的申请人不要忽视工伤认定30日的时效。
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引起劳动争议的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