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协商法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协商法是怎样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05

 
77070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那么劳动争议调解协商法是怎样的,关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劳动争议协商的程序和效果

一、劳动争议的协商流程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时,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约见、面谈等方式与另一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另一方应在5日内做出口头或书面回应,若超过5日不回应,则视为拒绝协商。双方可以书面约定协商期限。若协商达成一致,双方应签订书面和解协议。

二、劳动争议协商的期限

协商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若在约定期限内未达成一致,则视为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

三、劳动争议协商的代表

职工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还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四、劳动争议协商的法律效果

协商达成的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经仲裁庭审查,和解协议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将其作为证据使用。然而,当事人为达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争议事实的认可,在其后的仲裁中不得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五、劳动争议协商与其他程序的衔接

若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可以依法向设立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

一、调解组织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向以下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乡镇、街道组织。

二、调解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公平、公正、及时和着重调解的原则。以法律为准绳、事实为依据,尽量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当事人的矛盾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法律法规,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协商、不愿调解、协商调解不成或调解协议未获履行的情况下,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1. 有了工伤认定公司不赔如何处理
  2. 劳动争议调解时间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3. 如何维权,保护被无故辞退的员工权益
  4. 如何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获得合法赔偿
  5. 劳动争议调解书可以再要竞业限制金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4.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5.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