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裁员需符合法定的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企业经济性裁员需符合法定的情形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9-29

 
75909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保护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度过暂时的难关。经济性裁员是在同一时间使得很多人失去工作,因此法律对此作出特殊的规定,那么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解答。

企业经济性裁员需符合的法定情形

一、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可以进行经济裁员的主要情形包括:

  1. 依照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形;
  2. 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的情形,一般表现为无力偿还到期、资金难以回笼、生产资金周转困难等;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员的情形;
  4. 其他因为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二、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裁员必须是由于上述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三、裁员人数达到法定标准

裁员人数必须达到以下两个标准之一:

  1. 裁员人数达到二十人以上;
  2. 裁减人数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十以上。

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标准,才能适用经济性裁员。否则,只能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

四、征求工会或全体劳动者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用人单位在进行经济裁员时,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出裁员方案。

延伸阅读
  1. 导读
  2. 经济性裁员中,谁不能裁
  3. 裁员不给补偿是否可以申请双倍赔偿?
  4.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5.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公司裁员的赔偿标准及程序
  2. 员工自动离职怎么拿工资?
  3. 实习期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
  4. 病退的条件和要求
  5. 用人单位裁员的合法程序
  6. 公司解散期间女职工的赔偿
  7. 劳动法对于辞退赔偿的规定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解除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之连续两次订立固定合同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