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28
某电子公司员工沈某于1995年在工作中受伤,右手大拇指被截1.5cm。然而,公司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随后,沈某也未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直到2014年,沈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才要求公司进行工伤损失的一次性补偿。然而,公司坚决拒绝了该要求。因此,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工伤造成的损失,总计28万元。近日,虎丘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该案。
1995年3月,沈某在操作小型冲压机时右手大拇指被机器截断。公司将其送往医院治疗,但未申请工伤认定。治疗6个月后,沈某返回原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并未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14年,公司经营不善,需要裁员,因此解除了与沈某的劳动合同。沈某告诉记者:“公司曾表示,我离职时会得到一次性工伤补偿。”然而,公司否认了这一说法。公司认为:“沈某在工作岗位受伤是事实,但工伤补偿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也不应由公司支付,而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为了获得工伤补偿,沈某于2014年3月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但由于时间过长,沈某无法提供必要的证据。结果,工伤认定失败。无奈之下,沈某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28万元的工伤补偿。然而,由于缺乏工伤认定,沈某的工伤赔偿请求缺乏事实依据,因此无法实现。随后,沈某向伤残鉴定委员会申请了伤残鉴定,结果证明其劳动能力等级构成八级伤残。因此,沈某将诉讼请求变更为按照人身损害主张权利,而非劳动争议主张工伤待遇。
法院认为,由于原告明确选择以人身损害主张赔偿,因此原告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经审理查明,1995年9月,原告因手指受伤的治疗已终结,此后未再治疗,因此原告自此时起已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因此,一年的诉讼时效应从1995年9月起算。最终,由于诉讼时效已届满,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公司未申请,家属可在一年内提出申请。若没有合理理由超过一年未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因此,员工在受到工伤后,必须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按照相关流程申请工伤补偿。否则,超过认定时限将无法获得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结果,也无法获得应有的工伤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