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2-09
2009年10月,赵某受聘于某公司,担任售后经理,每月工资3500元。2010年11月,公司与赵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期限自2009年9月20日至2012年9月19日。
2012年5月4日,公司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决定将赵某调岗。赵某于5月10日以公司未经协商调岗降薪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5月份的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赵某的请求。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赵某的工作岗位。公司未经双方协商一致,擅自调换赵某的工作岗位,违法变更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因此,法院判决解除公司与赵某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赵某2012年5月份的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等共11700余元。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均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中院以适用法律正确为由驳回上诉,维持了原判。
根据北京劳动争议首席律师李*涛律师的解释,用人单位在变更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等条款时,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未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擅自调岗降薪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条款,没有法律效力。
劳动者在遇到调岗和降薪情况时,应积极应对。他们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或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同时,李*涛律师建议劳动者不要消极怠工或旷工,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劳动争议主要涉及违法解除、加班费、年休假、是否缴纳保险、工伤赔偿等方面的纠纷。李*涛律师曾处理过许多劳动争议案件,包括**电子公司群体性劳动争议案、培基双语幼儿园劳动争议案、尹*华劳动争议案、刘某某工伤赔偿案等。他在劳动仲裁和诉讼方面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李*涛律师建议当事人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寻找律师咨询,以便能够尽快获得法律帮助,并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