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12
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应当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全部劳动权利。这些权利包括:
劳动者有权获得与工作量和质量相符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定的休息休假,并获得相应的工资或补偿。
劳动者有权在工作场所获得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保障其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劳动者有权接受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劳动者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劳动者有权依法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有权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的权利不应因为试用期身份而受到限制,应与其他劳动者享有同等权利。
1. 试用期最短期限的约定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最短期限应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 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即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三个月。
-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合同期限长短并不是约定试用期的唯一参考标准。在实践中,对于一些工作本身不需要长时间试用期的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试用期的长度。例如,一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可能只需要几天的试用期即可。因此,在约定试用期时,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一方应考虑工作的技术含量因素。
对用人单位而言,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无法判断劳动者是否能胜任工作,应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2.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进行考察的时间期限,一般在录用劳动者时的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已经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基本了解。因此,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 不能所有劳动合同都可约定试用期
为遏制用人单位短期用工现象,不是所有劳动合同都可以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建议将可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期限修改为一年以上。
4. 仅约定试用期或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那么试用期就不成立,合同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