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1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者履行劳动权利和义务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动者是指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或民办非企业。
与此不同的是,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劳务关系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此外,法律法规对劳务提供者主体资格的要求相对较宽松,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在劳动法和民法中,劳动关系与劳务、承揽、承包、代理等关系容易产生混淆。由于劳动法对劳动者实行特别保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的责任要高于一般的民事关系,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之间是劳务、雇佣、承揽、承包、代理关系来逃避劳动法上的责任。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佣人在一定或不特定期间内,接受雇佣人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劳务,雇佣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按约定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承揽关系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
区分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的认定非常重要。雇佣关系是受雇人按照雇佣人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劳务,雇佣人按照受雇人提供的劳务支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承揽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劳动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