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28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劳动行为。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支付相当的体力和智力,完成用人单位布置的工作内容,创造了劳动成果,并归用人单位所有,才能形成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口头约定或实际付出劳动,劳动关系就不会形成。案例2中的被告已经在原告所在单位存在实际的劳动行为。
事实劳动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从属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结合生产资料,进行特定的生产工作,将人身自由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归用人单位支配,服从劳动分工和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并从用人单位处获得劳动报酬和有关福利待遇。只有形成这种从属关系,才能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默认的意思表示合意的要素。双方存在的从属关系的事实在客观上等同于双方当事人间已经存在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只有双方都对该劳动行为以及从属关系以默认的方式接受或不排斥的情况下,才能认为已经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未形成书面合同,因此欠缺法定的形式要件。在事实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和规定的劳动标准,劳动者提供有偿劳动,两者之间存在概括的意思表示,或通过行为默认或通过口头约定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具备了主体、内容和意思表示3个要素,双方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只是未形成书面合同。
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以劳动形式向需要方提供劳动活动,并获得约定的报酬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双方协商确定。
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劳务合同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必备的条款,具体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