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退休年龄未退休的是否享有工伤保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达到退休年龄未退休的是否享有工伤保险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07

 
404709
我国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0岁,职工达到了退休年龄是可以去办理退休手续。但是有些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却依然没有退休,还在单位里继续工作,结果在工作的时候受伤了,达到退休年龄未退休的是否享有工伤保险?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根据人社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第二条规定,对于达到退休年龄但未退休的人员,如果他们在单位工作至今且没有领取基本养老金,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同时,如果他们已经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也可以进行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根据法律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并享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按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从合同的主体上看: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体经济组织,另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劳务关系的双方可能都是个人,或者都是单位,也可能一方是单位,一方是个人。
  2. 从用工双方的关系上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和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而劳务关系的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只是按约提供劳务,用工者也只是按约定支付报酬,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和义务。
  3. 从支付报酬的形式上看:劳动关系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资,有规律性。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的或按阶段按批次支付,没有一定的规律。
  4. 从法律的适用上来看: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应由劳动法来调整。
延伸阅读
  1. 70岁退休教师作为贷款担保人的法律问题
  2. 退休人员劳动关系的处理方式
  3. 中年父母的子女受伤害至死、至残的扶养费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特殊工种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
  5. 老年人劳动关系的确定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2. 交通事故误工费证据的准备
  3.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6. 哺乳期内被调岗的合法性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