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第27条规定,船员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船员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条约的规定,与船员订立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因此,船员劳务合同的形式应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要求。
船员劳务合同与船员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主体、合同履行阶段和形式方面。
船员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存在组织领导关系和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船员劳务合同的当事人是船员、劳务公司和外派船东,不存在组织领导关系和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关系。
船员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是法人或组织的一方,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个人。而船员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可以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法人、组织。
船员劳动合同生效后,船员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统一管理,船员的劳动被视为用人单位全部劳动的一部分。因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劳动,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而在船员劳务合同中,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互相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船员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而劳务合同只需雇佣人和需求方就劳务内容与报酬达成一致即可成立,无需其他任何方式。因此,船员劳务合同是一种不要求书面形式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