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内部承包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职工内部承包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6-24

 
74311

职工内部承包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形式

一、主体范围

经济合同的主体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但必须具备法人资格或者是取得营业执照的非法人组织。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主体是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以及与之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属于不平等主体。

二、客体范围

经济合同的共同客体是社会经济秩序,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共同客体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三、内容范围

经济合同的内容包括购销、建筑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和财产保险等。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内容仅涉及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与之有关的内容。

四、担保方式

经济合同的担保方式包括定金、保证、抵押、质押和留置。目前企业内部承包合同尚未有合法的担保方式,劳动法明文禁止使用保证金、抵押金和风险金等。

五、履行方式

由于经济合同主体之间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双方只需按照合同约定独立履行义务,除受合同约束外,不受对方意志的约束,还可以委托他人履行义务。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主体之间相互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一般使用企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按照企业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亲自履行义务,除受合同约束外,还受企业意志的约束。

六、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支付赔偿金、解除合同、价格制裁、定金制裁和给付逾期保管费等。而违反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支付违约金和支付赔偿金,以及接受用人单位的行政处分。具体表现形式通常是扣发工资、奖金和行政处分。由于劳动者一方支付能力的限制,支付赔偿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按损失大小酌情赔偿。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1. 企业信息

包括企业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需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信息填写,确保写全称。

2. 劳动者信息

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需根据劳动者身份证填写。

3. 合同期限

如果有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合同期限内。合同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建议具体填写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一些,以便日后进行职务调动时有依据。工作地点一般填写企业的全称。

5.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及劳动报酬

工作时间可采用标准工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劳动报酬一般参照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制定。

6. 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包括约定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7. 其他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8. 其他约定事项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务合同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包括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龙万、金龙哲与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出国劳务合同纠纷案是否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函[1990]73号)复函的答复》(民立他字[2001]第3号),劳务关系及担保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合同而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法〔2011〕41号)第一次修正),劳动合同纠纷的案由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纠纷、集体合同纠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非全日制用工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和竞业限制纠纷。

延伸阅读
  1. 公司要搬迁员工不去是怎么赔偿的
  2. 及时提出变更劳动合同要求
  3. 劳动合同
  4. 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5.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工作经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试用期关于工资的规定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立即解除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广州市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2. 宁波市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
  4. 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