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转移劳动关系的三个难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法律知识

下岗职工转移劳动关系的三个难点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19

 
73789

全面启动下岗职工从国有企业平稳转移劳动关系的挑战

一、经济补偿金的资金来源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文件的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应根据工龄等情况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某国有企业的测算,下岗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至少超过一万元。对于需要解除劳动关系的百余名下岗职工来说,至少需要一百多万元的资金。然而,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这笔费用。因此,一些企业表示:我们承认这个责任,但是我们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据了解,这是企业普遍的态度。因此,有人提出由财政来承担这部分费用。考虑到地方财政已经在“两个确保”工作中支付了很多费用,包括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和特困企业的兜底资金,要求地方财政全部或部分承担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的经济补偿金,是合情合理的。公平地说,政府出台政策,企业承担费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众所周知,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背景下进行减员增效,减少的是就业岗位,增加的是企业收益。这意味着下岗职工为企业改革付出了代价,但却无法直接分享企业增效带来的好处。因此,给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绝不是恩赐,而是对下岗职工历史贡献的承认。重要的是,这减少了企业未来的劳动成本,对企业是有实际利益的。

二、下岗职工的欲弃难舍心态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对原企业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感到既然已经下岗分流,再回到原企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不免会产生无奈和失落感。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有制和国企身份非常重视。虽然他们对再就业困难多有牢骚抱怨,但他们依然对企业怀有深情。在这种欲弃难舍的心态下,一些下岗职工变得“聪明”起来,他们在外面从事劳动以创造收入,但对此保持沉默。这部分人的典型心态是“常回家看看”。这种心态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不言而喻。客观地说,目前下岗职工中开公司或者成为大款的人并不多,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找不到工作而待在家里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下岗职工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就业周期短,收入不稳定是不争的事实。估计当前统计的再就业率中可能还包括了临时性就业。这种动态的、可变的再就业情况导致下岗人员在重新就业后仍然感到不稳定,这也是他们不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保险的覆盖问题

近年来,许多职工对下岗并不感到惊讶,他们选择了其他就业途径。过去他们不屑一顾的岗位,如今他们笑吟吟地去争抢。这种变化对于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他们在置身于纷繁社会之后,开始关注解除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是否能够保障自己。调查显示,当前下岗职工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最希望国有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最担心的是医疗制度改革后个人无力承担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最害怕的是与企业脱离关系。一些职工坦言:社会在推进“再就业工程”时,给予下岗者的绝不仅仅应该是一份工作,而应该通过各种努力来切实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一直处于临时用工状态,如果将来再次失业、患大病、年老了,我们该怎么办?这种情绪不能说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对于将要解除劳动关系后无从把握的迷茫感。坦率地说,我们以往报道的安置经验大多关注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而很少提及社会保险。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够广,监管经验不足,仍然是导致再就业者不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3. 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明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转劳动关系异地工作的保障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身体受到一般伤害的赔偿项目
  2.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3.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工作经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