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转移知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转移知识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2-09

 
73774
劳务派遣,外包等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大众化,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对外的低成本优势,同时还可以减少相关的一些劳动关系纠纷,他们就都实行一些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方式,对于这种劳动关系,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呢?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编写的有关“什么是劳动关系转移”的相关知识。

劳动关系转移的定义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

劳动关系转移是指转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转移的规定

用人单位变更事项的影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合并或分立情况下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动关系转移的规定

工作年限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新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释

工作年限的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五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或者新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可以请求将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五条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认定为“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

  1. 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
  2. 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
  3. 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
  4. 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
  5. 其他合理情形。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3. 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明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转劳动关系异地工作的保障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身体受到一般伤害的赔偿项目
  2.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3. 交通事故误工费证据的准备
  4.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5.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6.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