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双重劳动关系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现实生活中有双重劳动关系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20

 
73509

双重劳动关系的实际存在

引言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双重劳动关系是现实存在的。8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允许劳动者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这使得企业的用工形式变得灵活多样。随之而来的是双重劳动关系的兴起,主要体现在两类劳动者身上。

退休人员与原用人单位的关系

退休人员与原用人单位的关系被视为一种"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丧葬抚恤费等待遇,都是原劳动关系发展的结果。退休返聘人员在这里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享受着应有的待遇,另一方面被反聘到原单位或被聘用到其他用人单位,从而形成实际的法定双重劳动关系。

停薪留职者和第二职业者

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企业允许员工停薪留职或从事第二职业。这些员工的劳动关系合法地保留在原企业,同时他们在社会上谋求其他职业并取得合法身份,从而形成隐性的双重劳动关系。这种情况在我国最早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

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招收合同制工人暂行规定》,要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这一规定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固定工制提出了挑战,但由于相关措施的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该运动失败,大量富余职工仍然滞留在企业内,成为隐性失业者。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明确企业不能将富余职工推向社会。该规定规定了企业安置富余职工的措施,包括有限期的放假、孕期或哺乳期的女职工假期、距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休养等。这些在册职工既可以享受企业的福利待遇,也可以在社会上寻找其他就业机会,形成了双重劳动关系。

结论

在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用人单位与上述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些劳动者既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并享受一定待遇,又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这种情况形成了一种法定但无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以及实际上具有劳动过程的隐性双重劳动关系。
延伸阅读
  1. 双重劳动关系现实存在吗
  2. 被辞退职工有双重劳动关系补偿单位是否合理
  3. 双重劳动关系对工伤赔偿的影响
  4.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细则
  5. 双重劳动关系对工伤赔偿的影响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公司试用期7天没工资合法吗
  2. 劳务分包缴什么税
  3. 休产假期间被裁员怎么赔
  4. 老板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5. 劳务纠纷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6. 没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可以处理吗
  7. 内退人员发生争议是否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