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劳动关系现实存在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双重劳动关系现实存在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24

 
171338
现实当中一直有种说法叫双重劳动关系即指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劳动力不能脱离劳动者而存在,劳动者则是社会生产力三大构成要素,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明显不利于集中生产与企业的发展。那么现实生活中有双重劳动关系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实际

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推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即劳动者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从此,劳动者自谋职业和组织就业成为一种合法的就业形式,企业的用工形式变得灵活多样,隐性双重劳动关系也因此兴起并发展至今。

退休人员的双重劳动关系

退休人员被反聘到原用人单位或被聘用到其他用人单位,他们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退休人员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丧葬抚恤等待遇都是原劳动关系发展的结果。退休返聘人员在这种双重劳动关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享受着应有的退休待遇,另一方面被反聘或聘用到其他单位,占据着本不属于他们的劳动岗位。这种双重劳动关系具有实际的法定内容,并得到法规的保护。

停薪留职者和第二职业者的双重劳动关系

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企业允许和鼓励员工成为“停薪留职者”或“第二职业者”。这些员工在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同时,被允许在社会上寻找其他职业并取得合法身份。他们处于隐性的双重劳动关系状态,成为我国最早的双重劳动关系者之一。

企业对富余职工的安置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招收合同制工人暂行规定》,规定国营企业在招收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这一规定挑战了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固定工制,引发了“破三铁”活动。然而,由于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运动最终失败,导致大量富余职工仍滞留在企业内,成为隐性失业者,其中一部分成为了今天的下岗职工。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提出了企业不能把富余职工推向社会的原则,并规定了企业安置富余职工的措施。这些在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在册职工,既可以合法享受企业发放的生活费、社会保险福利和丧葬抚恤等待遇,又可以在社会上合法谋取其职业。他们都是标准的双重劳动关系者,并得到国家法规的确立和保护。

在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用人单位与这些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这些劳动者既享受着法定的但没有实际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又拥有实际劳动过程的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种隐性双重劳动关系局面形成了一种合法且受法规保护的现象。

延伸阅读
  1. 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的可行性和风险降低措施
  2. 员工隐瞒双重劳动关系,公司需要怎么办
  3. 被辞退职工有双重劳动关系补偿单位是否合理
  4. 双重劳动关系对工伤赔偿的影响
  5.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细则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