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04
劳务合同是指雇员按照雇主的指示,利用雇主提供的条件提供劳务,雇主向提供劳务的雇员支付劳动报酬。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纯粹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劳务合同与雇佣合同在合同主体关系、报酬支付、履行方式、风险承担等方面均有不同。
劳务合同具有如下特征:
1. 劳务合同的临时性:劳务合同往往是针对临时性的事务而达成的协议,合同关系形成临时建立的一次或几次性的合同关系,提供劳务的劳务人提供的劳务是临时的、短期的。
2. 劳务活动的独立性:劳务人所提供的劳务是独立完成的,不受雇主的意志左右,无须服从雇主的监督、管理,双方为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
3. 标的物的特定性:劳务合同的标的仅是一方提供的劳务。
4. 报酬支付方式:提供劳务人完成劳务后,双方即进行结算,是一种即时清结的债的关系。
在本案中,原告以出卖自己的体力而获得报酬,被告以不特定的提供劳务人为给付对象,按货物数量支付报酬。当被告有货物需要卸时,原告按习惯主动为其卸货,在被告未表异议的情况下,双方即以默示的方式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
这种习惯仅是双方合同成立的一种便利条件,并不是事实雇佣关系的形成。在这一合同关系中,双方仅临时就货物装卸达成协议,至于卸货人有几人在所不问,被告仅按货物的数量一次性支付报酬。
原告提供劳务的行为也不受被告意志的左右,无须服从被告的监督与管理。双方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货物卸完给付报酬后双方的合同关系即告终结。
因此,根据劳务合同的特点和本案的情况,本案是一起劳务合同关系,而非雇佣合同关系。被告不应承担责任。
至于原告损害是由自己行为所致还是驾驶员等其他人的侵权行为,则是另一法律关系,与本案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