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31
每份劳动合同都包含一些核心内容,这些规定具有强制性作用,被约束的双方不得改变。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被撤销或产生其他不利的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包含以下条款:
劳动合同应明确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信息。
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安排。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的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劳动合同应包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事项。
企业追求利润,而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地削减人工成本是企业的目标,但过度追求可能带来风险。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往往在必备条款的基础上增加补充条款,但一不小心可能违法。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期限应与合同期限相符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中涉及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特别是与保洁、安保等低收入群体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出现扣款、罚金等情况,可能导致劳动报酬低于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违反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地点,并且与劳动者实际工作地点一致。如果单位单方面变更工作地点,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因工作需要无法定点工作,应约定地点范围,并在员工同意随时服从安排的情况下适当变动条款。
标准工时制要求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综合工时制要求在一个综合计算周期内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超过即为延时工作,必须支付加班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考虑是否适用综合工时制。
用人单位应为每位职工购买社会保险,这是国家法律的强制要求。以现金形式支付劳动者社会保险费用,或者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会保险的条款都是违法的。
负责签订劳动合同的HR必须确保每位劳动者都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无论是因为疏忽导致的漏签还是故意不予签订,都是HR失职的表现。因为企业不仅会损失未签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一旦发生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企业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了要求在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及时签订外,超过合同期限时及时补签也是十分必要的。合同到期后,除非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劳动合同自动续延情形,否则应视为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如果单位希望继续雇佣劳动者,就需要与劳动者补订新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因此,及时补签劳动合同非常重要。尽管未签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是一项惩罚性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慎重使用,具体依据各地仲裁办案规则为准。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合同漏洞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漏洞都会对双方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签订和制定劳动合同时,务必注意条款规定的内容,避免漏洞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