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25
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对劳动者的竞业限制条款。该条款规定了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与原单位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即在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能针对企业所有的员工。
竞业限制的范围由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竞业限制的地域应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竞业限制的就业范围限于与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都属于竞业限制的范围。
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能超过两年。也就是说,在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员离职后的两年内,他们不得自己经营或到其他单位从事与商业秘密相同或类似的工作。
约定竞业限制的企业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没有具体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可以由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协商确定。但企业不能预订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已包含在劳动者现有的工资报酬中。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只有约定违约金,才能更好地保证员工遵守竞业限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