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2-10
劳动合同的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双方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二者是统一且相互对应的。劳动者不仅享受劳动权利,也必须履行劳动义务;同样地,用人单位不仅有劳动义务,也享有相应的劳动权利。
劳动合同的客体是劳动行为,即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接受并使用劳动力的过程。
劳动合同是诺成的,即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时,劳动合同即成立。劳动者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劳动合同必须包括社会保险条款,同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有关福利待遇条款,而这些条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待遇。
劳动者在离职前需要递交离职申请,并获得部门领导的签字。根据公司人事部规定,劳动者还需要办理工作交接。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而在试用期后离职需要提前30天通知。
劳动者在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应当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社保手册以及员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