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1
企业擅自强制更改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的,要更改劳动合同也需要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单方面更改劳动合同是违法且无效的。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对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只要是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达成的,都可以经协商一致予以变更。
一方当事人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任意改变合同内容的,在法律上是无效行为,变更后的内容对另一方没有约束力。这种擅自改变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种违约行为。
对劳动合同所要变更的部分内容,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后,必须达成一致的意见。如果在协商过程中,有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所要变更的内容,则就该部分内容的合同变更就不能成立,原有的合同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根据情况需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赔偿。
以下是三种情况的具体对照,如果没有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劳动者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
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