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应聘时隐瞒婚姻状况,单位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职工应聘时隐瞒婚姻状况,单位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17

 
72900

江某隐瞒婚姻状况是否构成劳动合同解除的依据

第一种观点:隐瞒婚姻状况可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基本情况,劳动者也有告知用人单位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的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诚实、善意地行使权利,不得欺诈。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种观点:隐瞒婚姻状况不构成劳动合同解除的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如实告知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也有如实说明的义务。然而,劳动者的婚姻状况并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对于财务岗位而言,劳动者是否结婚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能力和条件。因此,劳动者没有告知婚姻状况的义务,用人单位也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评析

小编赞同第二种观点,原因如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如实告知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包括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和条件,如学历、技能、身体状况等。在本案中,劳动者的婚姻状况并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因此劳动者没有告知的义务。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欺诈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故意制造假相、隐瞒事实真相并可能使他人误解上当的行为。然而,隐瞒婚姻状况并不构成欺诈,因为行为人必须有告知的义务才能构成隐瞒。在本案中,劳动者没有告知婚姻状况的义务,因此不构成欺诈。即使认为隐瞒婚姻状况构成欺诈,违背了用人单位的真实意思,但用人单位的真实意思也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将无效。《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就劳动者是否已婚而歧视就业。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可能希望劳动者未婚,但这种要求既没有在招聘时声明,也不符合法律关于禁止就业歧视的规定,因此无效。因此,本案中不存在违背用人单位真实意思的情况,劳动合同有效。综上所述,外贸公司与江某的劳动合同有效,外贸公司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解除与江某的劳动合同。因此,江某要求外贸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的请求应得到支持。
延伸阅读
  1. 孕期女职工保护法律的规定
  2. 女职工怀孕后又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该如何处理?
  3. 企业改革重组,职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法律适用
  5. 企业停产职工离职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合同中的手动修改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工厂搬迁的赔偿问题
  3. 企业要求合同变更,员工不同意如何处理
  4. 劳动法辞退补偿标准
  5.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解除合同流程
  6. 公司解散应支付员工补偿金的法律依据
  7. 公司跨市搬迁可以申请补偿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订立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试用期关于工资的规定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立即解除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劳动合同下载

  1. 广州市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2. 宁波市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
  4. 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