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0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应当支付以下经济补偿:
1.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
2.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赔偿金。
3. 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于被鉴定为5级、6级伤残的职工,如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对于被鉴定为7至10级伤残的职工,无论是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还是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 医疗补助费: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对于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被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根据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劳动者,医疗补助费还应增加,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5. 竞业限制补偿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了经济补偿外,用人单位还有以下其他法律义务:
1. 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应由其负责的社会保险费用。
2. 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15日内向劳动者出具相应的证明,并办理劳动者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3. 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 返还劳动者寄存财产:用人单位应返还劳动者寄存的财产。
5. 经济性裁员时的优先录用:如果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在6个月内重新招聘人员时,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