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2-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并非必须要有集体劳动合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如果企业决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首先需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进行讨论和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集体合同的草案需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进行讨论和通过。
集体合同的订立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进行,如果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工会,则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订立。
集体劳动合同可以围绕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规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计划,并规定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计划和措施。这种合同不仅建立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相互依靠、相互配合的关系,还促使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职工明确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可以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也会得到改善。集体合同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解决了生产与生活的矛盾,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集体劳动合同较好地体现了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集体合同的讨论、签订仪式和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都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下进行的,体现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原则。集体合同的贯彻实施可以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情况和重大决策。
集体劳动合同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提高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集体合同对企业行政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督促企业行政的各级负责人为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努力工作。集体合同还规定了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将工会的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工会干部必须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密切联系广大职工,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合同不仅充实了工会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
集体劳动合同可以弥补劳动法规的不足,健全劳动法制。目前我国的劳动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了很多,但仍然不够完善,存在无法依据和无章可循的问题。集体合同中的一些内容是劳动法规的具体化,有些是在符合劳动法规的前提下进行补充规定。这些内容为企业调整劳动关系提供了具体依据,同时也弥补了劳动法规的不足,加强了劳动法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