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劳动合同时该怎样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变更劳动合同时该怎样处理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6-02

 
72007
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时,是可以变更的。那么,变更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程序?什么形式?手心律师小编在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为您提供关于变更劳动合同时,怎样处理的参考。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处理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为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变更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条件和劳动者的岗位需求可能发生变化,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变更劳动合同的权利,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用人单位可能只是口头上告知变更内容,而不在劳动合同文本上进行修改;或者虽然变更了劳动合同,但却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自行保管,而是集中由用人单位保管。更甚者,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文本或无法保管劳动合同文本的情况,擅自修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才会发现用人单位的不当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在此情况下,即使劳动者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也大多以劳动合同文本为依据进行仲裁和判决,导致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措施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以下措施:

  1. 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确保变更内容的明确性和证据的可靠性。
  2. 劳动合同文本分发: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保管一份,以便双方随时查阅和核对。
  3. 明确变更内容: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和条款,避免模糊和不确定性。
  4. 合法合规操作:用人单位在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滥用权利或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在发现劳动合同被擅自改动或侵犯自身权益时,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如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变更过程中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延伸阅读
  1. 证明
  2. 女性哺乳期特殊权益保护
  3. 被收购的公司员工如何处理
  4. 调岗后是否可重新约定试用期
  5. 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