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处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21
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都希望单位 能够跟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但是遇到了单位拒绝的情况。由于用人单位不肯签订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没有一个法律保障。那么,工作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未签劳动合同满一个月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一、随时解除合同,主张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十)款的规定,未签劳动合同满一个月属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六)款,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因此劳动者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一)款、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主张经济补偿金。
二、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在满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对于未签劳动合同满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情况,用人单位应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直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为止。对于未签劳动合同满一年的情况,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立即补办手续,并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直至满一年的前一日为止,共计11个月。
劳动者离职后的维权途径
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在离职后的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争议的关键在于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者可以提供工作证或工作牌、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个税完税证明、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或其他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书面材料等证据。即使没有证据,劳动者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只是胜诉的风险较高。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离职之日起计算。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在立案后,将进行开庭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下达裁决书。
三、自行处理劳动案件
劳动者也可以选择自行处理劳动案件,不一定需要请专业人士。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收取费用。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仍然可以去新单位工作,不会耽误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