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8-2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冒用他人身份证入职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欺诈方式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或部分无效: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情况,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被冒用身份证的人不仅仅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冒用他人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冒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具体处罚视情况而定。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以五千元罚款,如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
在租房或卖房过程中,如果身份信息被中介或出租人泄露导致被冒用,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被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以10日以下拘留,如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将被公安机关予以收缴,对于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情节较轻的行为,公安机关将给予警告,并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如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这些行为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