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实际履行怎么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实际履行怎么处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11

 
71588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资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要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那么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实际履行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合同履行问题及法律处理

一、劳动合同解除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1.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书面解除劳动合同;2.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的处理

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例如非法辞退等情形,用人单位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三、用人单位应支付的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以下情形:1. 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 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3. 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4. 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5.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6. 根据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履行中的不完全履行分类及法律处理

一、违约瑕疵

违约瑕疵是指债务人履行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履行具有瑕疵。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违约瑕疵履行被认为是一种违约行为,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的明确规定,确定责任形式和补救方式。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明确,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补救方式和责任形式。

二、损害瑕疵

损害瑕疵,又称为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的违约瑕疵履行行为导致债权人的履行利益以外的人身或其他财产损失。债权人享有的履行利益实际上是债权人享有的债权,而债权人享有的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主要是债权人享有的绝对权。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受害人有权选择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或根据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三、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是指合同虽然履行,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例如,数量不符合规定或履行存在不足。对于部分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在部分履行的情况下,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交付尚未交付的货物、金钱或提供未提供的服务。非违约方还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如果部分履行导致损失,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一般情况下,对于部分不履行,债务人可以补足,无需解除合同。除非债权人能证明部分履行已构成根本违约,导致订约目的无法实现,否则一般不会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1. 公司更名签合同赔偿吗
  2. 工地受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3. 公司刑事犯罪会判法人吗
  4. 教师签订合同到期但依然在上班的怎么办
  5.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员工上班打游戏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2.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口头辞职是否有效
  3. 三峡搬迁一户赔多少钱
  4. 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规定
  5. 协商辞职有补偿金吗
  6. 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7. 员工打架可以直接开除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订立解决方案

  1. 劳务派遣中的损害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2. 试用期约定的次数
  3. 试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4.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5.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6.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0年可签订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7.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