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司法解释三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程序法律知识

劳动司法解释三解读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12-11

 
71527
劳动司法解释三

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争议的法律解读

一、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争议的背景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之间可能因社会保险问题而产生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应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受理。而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与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应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二、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争议的情形

1. 用人单位未及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导致漏缴或未缴纳社会保险费。

2. 用人单位未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十五日内办理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 用人单位发生住所或经营地址变动、合并分立等变更事项,未及时办理劳动者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

三、社保经办机构无法补办社会保险手续的影响

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申请补办社会保险手续并补缴社保费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般能够办理补办手续,并接受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缴的社会保险费。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可能无法办理补办手续,或者劳动者发生工伤等情形后,即使补办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仍无法享受社保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社保可能处于没有缴纳或停止缴纳的状态,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特别是在劳动者退休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手续且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机构无法补办,导致退休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金等社保待遇。在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能需要自付相应费用,造成经济损失。

四、劳动者追偿损失的条件

劳动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用人单位赔偿经济损失,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手续违反了法定义务,构成对劳动者的侵权。在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赔偿劳动者因此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

如果社保经办机构为劳动者办理了补办手续,劳动者能够享受社保待遇,则劳动者丧失法院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者追偿损失的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因不能享受社保待遇而遭受损失之日起计算。

律师答疑

问题一: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补偿问题

回答:根据你连续工作满11年的情况,你已经向单位提出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单位不同意并通知你不再续签合同,只给你3个月工资补偿。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单位必须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拒绝。如果单位不与你续签而终止合同,则构成违法终止。你可以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按照你在单位的工龄支付你双倍的经济补偿。

问题二: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的合法性

回答:根据你所提供的情况,公司与你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为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并一直按照该基数计发加班费。根据上海的相关规定,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加班工资的基数,则按照约定执行,但该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因此,公司与你在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约定是合法的,你不能要求单位按照2500元计发加班费。

问题三:关于保密协议的有效性和赔偿问题

回答: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你与前一家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了保密和竞业禁止条款,但未约定经济补偿金。现在另一家公司要起诉你,要求你按照保密协议的规定赔偿20万元。根据上海的司法实践,劳动合同双方仅约定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未约定是否支付补偿金或约定补偿金数额的,可以认为竞业限制条款对双方仍有约束力。因此,保密协议是有效的。如果你在竞业限制条款上违约,则应向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你认为违约金数额过高,可以请求法院降低违约金数额。

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背景

企业改制涉及到企业名称、性质、主体的变更,劳动关系主体和内容必然发生相应变化,可能引发大量争议,甚至是群体性争议。

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会议精神,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应由人民法院受理。在企业自主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就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此外,一些企业可能通过签订短期劳动合同来终止劳动合同。这些争议应由人民法院解决。

目前,企业改制主要有合并和分立两种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等情况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因此,在企业改制时,劳动合同应由改制后的企业主体承继履行,不得切断劳动关系。

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应谨慎操作劳动关系的改制方案,研究好劳动关系的处置和变通方案,以保持企业改制的平稳过渡,避免引发争议。

延伸阅读
  1. 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相关规定
  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4. 工伤和人身损害侵权的同时主张
  5. 购买全险后发生车祸导致骨折,赔偿流程如何?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