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的原因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的原因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18

 
60383

合同纠纷的主观原因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既然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订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义务应当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合同签订后,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主观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

买卖合同中的主观原因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买方与卖方签订了购销钢材的合同之后,合同所确定的钢材价格上涨。卖方意识到如果仍按合同规定的价格交给买方,就会损失一大笔钱。于是,卖方就想提价、毁约或以支付违约金的方式不履行合同。买方则不同意,坚持按事先规定的价格购买,双方遂起纠纷。

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中的主观原因

再如,在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中,技术转让方已经与另一方签订了独家许可合同。但另外一方又欲高价受让此技术,转让方则又将此技术许可给另外一方使用。独家受许可方获知后,要求转让方赔偿损失。双方之纠纷因此而起。

可见,主观原因往往引起违约行为,再由违约行为导致纠纷的产生。纯粹主观上的原因是少见的,主观原因背后往往存在着客观原因。

合同纠纷的客观原因

一项合同,从订立到履行完毕,除了即时清结的之外,往往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按约履行,由此引起纠纷。这里所指的客观方面的成因,指由非合同当事人主观意志所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因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化而引起纠纷的原因。

不可抗力引起的客观原因

例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双方当事人对不可抗力的范围,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不可抗力是否已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等问题的看法上不一致,因此而起纠纷。

合同约定不明确引起的客观原因

再如,由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未考虑周全,致使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诸如履行地点不明确、质量规格不明确等情况,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就会引起纠纷。一项合同纠纷,有时由单纯的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而引起的,有时则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解决合同纠纷的重要性

合同纠纷,归根到底是与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相违背的,除非是一方当事人有意欺骗对方当事人,借纠纷而企图获利。合同在履行,甚至终止时发生纠纷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在发生纠纷之后如何能行之有效地去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1.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2. 土地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
  3. 拆迁合同纠纷可以解除吗
  4. 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5. 电子合同原始版仲裁有效吗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
  2. 定金担保合同
  3. 一、房租上涨房东欲变更租期怎么办
  4.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有效吗
  5. 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代理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呢
  7. 签订担保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借款中的高额利息纠纷
  3.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4. 劳动纠纷诉讼
  5.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6. 技术转让合同纠纷处理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热门合同下载

  1. 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范本
  2. 租房/租赁合同纠纷起诉书范本
  3. 保证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4. 借款(民事纠纷)合同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