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3
一、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你知道抵押合同吗?这其实就是抵押权人和抵押人都得签的那个保证协议。
这个抵押权人嘛,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我们的债主;而抵押人呢,他可能是欠钱的那个人,也可能是帮人家还钱的那个人。
抵押人会拿他们手里的东西来给抵押权人做抵押担保——这些东西可能是房子什么的固定资产,也有可能是车子、股票这样的流动资产。
等到欠债那个人实在没钱还了,抵押权人才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把那些抵押品卖掉收钱,优先还自己的账哟!
《民法典》第四百条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二、在执行抵押权时,先优先执行哪一方的权益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相关规定,在同一债务关系中既有设定了抵押权的抵押物又有提供担保承诺的保证人存在时,首先应按照各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所明确记载的优先顺序进行债务清偿;若无明确约定,则需视抵押物所有权归属而定:若抵押物属于债务人所有,则首先强制执行该项财产;反之,若抵押物由第三方人士提供,债权人有权自由选择或先行执行抵押物,或是直接要求相应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
三、抵押人是债务人吗
抵押人并非必然等同于债务人。
抵押人即在确保债务得以履行的前提下,向债权人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者。
抵押担保的具体构成中,抵押人的确立应当依据抵押合同所明确的标准进行判定,在抵押合同的相关条款中,与债权人相联系的那一方即被认定为抵押人的身份。
由此可见,抵押人既可能是债务主体本身,亦有可能是非债务人和债权人之外的第三方人士。
因此,抵押人与其债务人之间存在区别,二者并不能划上等号。
以上是关于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