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2-18
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原则,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合同当事人的表示行为是否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意图。表示行为应与其效果意思相一致,这是合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如果表示行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即使存在一般误解等情况,合同仍然有效。然而,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合同可以被变更或撤销。此外,如果合同是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达成的,导致合同明显不公平,合同也可以被变更或撤销。对于通过欺诈或胁迫达成的合同,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合同将无效;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以被变更或撤销。
在这里,法律一词应该被广泛解释,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以及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然而,法律一词应该被狭义解释,仅指强制性规范,而不包括任意性规范。合同不得违反强制性规范是合同制度的基本原则。除了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外,合同还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于社会生活广泛、经济往来频繁、情况复杂,法律不可能对所有情况都做出具体规定,因此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成为最后的底线。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通常指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包括我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基础、公共秩序、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严重违背了合同制度的目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不应被允许存在。将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合同的有效要件,一方面可以弥补法律调整中的漏洞和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伦理和整肃社会风气。
合同标的决定了合同权利义务的性质和范围,没有合同标的,合同就失去了目的和积极意义,应被视为无效。合同标的的可能性是指合同约定的给付可能能够实现。合同标的的确定性是指合同标的从一开始就是确定的,或者可以确定。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便能够了解合同的状况和法律效果,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减少纠纷。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原则上应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缔约,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