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5-20

 
361882
对于胁迫和欺诈订立的合同该如何处理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制造假象,以欺骗或误导对方陷入圈套并做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实现非法目的的民事欺诈行为。合同民事欺诈具有以下特点:

1. 欺诈人的主观行为

欺诈人故意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以引导对方表示订立合同的意愿,并通过欺诈手段成功达到签约目的,表现出行为的主观性。

2. 欺诈人的客观行为

欺诈人对于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关键事实进行虚假介绍、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隐瞒真相,旨在使对方陷入圈套并不察觉,导致对方做出错误承诺以实现签约目的,表现出欺诈行为的客观性。

3. 欺诈人的不法利益

欺诈人以卑劣手段引诱对方签订合同,其目的是使该表面合法但实际虚假的合同产生法律效力,通过履行这种虚假合同获得不法利益。

4. 欺诈人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

欺诈人通常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可能已经履行过合同或正在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义务,以诱使对方上当受骗并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以获取更大的非法利益。

5. 合同民事欺诈的效力

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一经确认无效,自签约之时起即无法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已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解除。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中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不必返还的,应进行折价补偿。如果双方都存在过错,根据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损失。如果当事人故意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则追缴当事人已取得或约定取得的财产并收归国库所有。

延伸阅读
  1. 特许经营的法律特征
  2. 合同法要约
  3. 建设工程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4. 房屋抵押登记的办理地点和所需资料
  5. 利用委托加工合同制售冒牌商品的特征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2.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3.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4. 欺诈的概述
  5.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6.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7.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