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5
兼职属于劳动法上的非全日制用工。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主体适格条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到这两个法律的保护。
要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通常有以下三个标准:
1) 从属性:即雇员服从雇主或雇主组织的管理,雇员已成为雇主组织的成员。
2) 人身性:雇员亲自履行雇主安排的任务和工作,不得转移给第三人履行。
3) 有偿性:提供劳动获得相应报酬或对价。
只有当你的工作符合以上标准,与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时,你才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对于兼职工作,由于不是全日制工作,因此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同样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是适用的条款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尚未毕业的大学在校生、处于实习期的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校、职校等“三校生”)、退休返聘职工等,不属于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相关权利义务的调整按照民事劳务关系处理。
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年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
2) 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3) 劳动关系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
劳动者指的是年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