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的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的情形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5-30

 
400658
现在社会上想要参加正式工作往往都需要去正式的公司进行应聘, 而不同行业的用工参加工作的方式往往也会有所区别, 而具体签订的劳动关系合同也分为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那么企业什么情况下可以签订劳务合同?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1. 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的人

根据法律规定,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的人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这包括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

2. 已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已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在享受养老金的同时,不具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他们可以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来提供劳动力。

3. 退休返聘人员

退休返聘人员是指已经退休的人员重新回到原用人单位工作。由于他们已经享受了退休待遇,不再具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因此只能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 已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兼职人员

已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兼职人员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不能再签订劳动合同。他们可以选择签订劳务合同来提供劳动力。

5. 企业内退人员

企业内退人员是指企业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后,仍然继续在企业内工作。由于他们已经离职,不再具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因此只能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同时,临时用工也可以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来提供劳动力。

劳务合同的定义和法律适用

劳务合同是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就有关提供和使用劳动力问题而订立的协议。

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劳动合同的作用

1. 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能够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由于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无法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因此劳动合同的签订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 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通过签订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劳动合同,合理利用劳动者的特长,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既是对合同双方的保障,也是一种约束。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它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

延伸阅读
  1. 公司倒闭后员工的赔偿问题
  2. 企业在裁员中的法律义务
  3.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能否随意调岗
  4. 旷工处罚是否包括当天的工资
  5. 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2.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3.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5.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6.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7.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试用期约定的次数
  5. 试用期关于工资的规定
  6.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通用版劳动合同范本
  2. 汽修厂劳动合同范本
  3.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范本
  4. 模具设计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