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员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特殊人员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6-07

 
421860

特殊劳动关系的定义

特殊劳动关系是指除了标准劳动关系和民事劳务关系之外的一种用工关系。在特殊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在用人单位从事有偿劳动并接受管理,但与另一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或不符合劳动法律规定的主体条件。

特殊劳动关系的特点

特殊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完整地接受了使用单位的管理支配,但可能由于劳动者主体不符合劳动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与另一用人单位存在各种形式的劳动合同关系。标准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用工双方符合劳动法律规定的条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完全接受管理支配,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完全适用劳动法律规范。全日制劳动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属于标准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用工双方符合民事法律规定的平等主体条件,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不受管理支配,劳动报酬以购买给付方式体现。从事居间、行纪、承揽加工等情况属于民事劳务关系。

特殊劳动关系的分类

特殊劳动关系的人员分类

用人单位与以下人员之一形成特殊劳动关系:1. 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2. 企业内部退养人员;3. 停薪留职人员;4. 专业劳务公司输出人员;5. 退休人员;6. 未经批准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7. 符合前条规定的其他人员。

特殊劳动关系的劳动标准

特殊劳动关系的适用劳动标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特殊劳动关系时,应参照以下劳动标准执行:1. 工作时间规定;2. 劳动保护规定;3. 最低工资规定。特殊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有关的劳动权利义务。如果没有特殊约定,特殊劳动关系仅部分适用劳动法律法规,仅参照执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最低工资这三项劳动标准。其他标准如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带薪年休假等不适用于特殊劳动关系。特殊劳动关系虽然不同于标准劳动关系,但其本质仍属于劳动关系,因此特殊劳动关系人员同样受到劳动法保护。

为什么将特殊劳动关系归类为特殊劳动关系

特殊劳动关系被归类为特殊劳动关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完整地接受使用单位的管理支配,按照使用单位的要求提供劳动并获取报酬,具有从属性,因此不属于民事劳务关系。其次,现行劳动法对适用主体在就业年龄等方面有明确规定,同时劳动法只适用于单一的全日制劳动关系,因此不属于标准劳动关系。
延伸阅读
  1. 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2.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3. 合同到期公司未续签是否视为续签
  4.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5.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2. 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区分
  3. 一、寒暑假劳动关系的认定
  4. 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5. 新交通法规之实习期间上高速的规定
  6. 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要求
  7. 教师聘用合同的解除条件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劳务派遣中的损害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2.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3.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4.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5.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6.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7.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