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前的准备工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购房指南法律知识

购房前的准备工作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12

 
414786
近年来,因工作、生活、投资等因素选择异地购房的市民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由于一般市民在选择异地购房时,缺乏对当地楼市价格变动、购房政策、开发商背景和资质、楼盘质量、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和长远规划等重要信息的认知了解,容易引发房屋买卖纠纷。为有效防范和规避签约陷阱,发布异地购房消费警示,提醒异地购房者买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购买房产之前,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和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可以帮助购房者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1、评估购买能力

购房者需要事先评估自己的经济能力,包括收入和银行信用状况。可以通过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来获取个人信用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经济状况或银行信用问题而无法按时办理银行贷款手续,从而违约并被开发商没收已支付的定金。

2、实地考察了解

购房者需要进行项目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房产的价格、地段、质量,以及开发商的信息和品牌信誉。还需要查看房产规划设计效果图、合同样本以及具体房间的楼层、面积、户型图等。此外,购房者还需要了解所购房产的入户设施以及周边公交、医院、学校、道路建设、商场超市等市政设施的配套情况。同时,购房者还需要查看开发商售房公示栏中是否公布了相关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和销售许可证明,以防购买到“小产权”房。

3、熟悉当地购房法规政策

购房者需要熟悉当地的购房法规政策,包括政府的限购政策和购房入户条件等。如果购房者计划使用公积金购房,还需要了解是否可以在异地使用公积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如果借款人名下的本地房产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再在外地购房就属于二套房。如果购房者在本地的房产是一次性付款购买的,有可能在外地享受首套房的贷款优惠政策。对于非本地户口的购房者,在外地购房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在当地工作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不同地区的限购政策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4、理性对待宣传与承诺

购房者需要理性对待开发商提供的楼盘宣传资料、样板间、沙盘模型以及销售代表的口头承诺和介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现场照相或全程录音的方式保存相关证据。

5、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购房者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与开发商签订的认购协议、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及补充协议、前期物业服务协议等具体条款内容。购房者需要确保条款内容真实准确,双方责权平等,违约责任公平,避免签约陷阱。

6、查看合同附件

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需要仔细查看合同附件是否齐备,如房屋平面图及整个楼栋位置图、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

7、保证购房款项安全

购房者一般不建议携带现金,而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购房款项的划拨。可以选择电汇、转账、支票、异地存取款等多种方式。

延伸阅读
  1. 开发商原因导致房产证延迟办理的情况
  2. 购房诚意金的法律性质
  3. 开发商跑了房子没办入住怎么办
  4. 家庭已购房是否属于第二套房的问题
  5. 业主收房时应保存哪些证据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房屋预告登记的作用
  2. 购房合同条款详析25条购房条款条你知道哪些
  3. 购买学区房的法律注意事项
  4. 商铺转让费的法律问题
  5. 房贷审批不通过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6. 网贷欠款逾期影响房贷吗
  7. 房贷逾期一年还不上银行会怎么样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