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4
工伤认定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而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之一。在工伤认定部门中,劳动关系认定是必不可少的。
《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处理因工受伤补偿问题的具体规范。根据该条例第2条的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该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为本单位的全部职工或雇工(以下称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根据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都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因此,职工身份是工伤认定和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条件,而职工身份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上。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即没有被认定为劳动关系,那么就无法适用《条例》规定进行工伤索赔。《条例》第18条和《工伤认定办法》第6条对此在工伤认定程序上作出了规定: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因此,只有具备劳动关系才能申请工伤认定,否则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第一条的规定,劳动关系成立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情形:
根据第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考以下凭证:
其中,有关凭证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